构筑产教融合新生态!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浙江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精神,大力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1月18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与浙江万物工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在海宁经济开发区万物工场园区路演大厅举行。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作为一所全日制独立本科院校,是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学院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着力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浙江万物工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致力于人工智能硬件行业的双创平台,采用创新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模式,为创新创业团队打造创新基础设施空间、数字化生态空间和智慧办公空间。双方在前期充分交流、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此次双方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致力于打造成效显著、区域产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用联动深入的现代产业学院。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东方学院与万物工场全面推进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共同响应海宁市建设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共育共培平台号召而打造的“产、学、研、培” 四位一体现代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落地,标志着东方学院和万物工场的全面合作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相关负责人指出,东方学院高度重视校地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把产教融合、校地合作作为办学的重要抓手,不断拓展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路径。东方学院与万物工场立足新形势,大力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学院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有助于学院打造一个成效显著、区域产业特色鲜明、产学研用联动深入的现代产业学院,为产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万物工场相关负责人认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成立,是校企紧密对接、相互嵌入的合作共同体,是产教融合的新形态和新载体。这种合作模式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学校高质量人才供给有机结合,打通“产、学、研、销”全链条各个节点,将为海宁经济开发区及海宁市输送大量产业人才,有效解决人才短缺和招工难问题。
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向产业学院的成立表达了祝贺,他认为在东方学院、万物工场、开发区及各企业的通力合作下,共同建设好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努力构建产教融合、共同育人的“命运共同体”,共同解决企业招才难、育才难、留才难等问题,最终可实现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目标。
东方学院与万物工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东方学院、万物工场、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分别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省“五个一批”产教融合示范工程项目实践基地、省级经管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揭牌。
东方学院、万物工场相关负责人为上海铂星科技有限公司平台总经理周勇、美氪智能制造(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照恩、上海华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胜、上海华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周启龙颁发产业学院业师聘用证书。
本文由大潮APP独家采访报道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记者 | 钱赟珩 虞思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