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饮食做到营养均衡了吗?守护老年健康,关注老年膳食健康

2022-10-27 15:48

随着全球老年人群的迅速增长,老龄化所带来的营养健康问题日渐增多,我国明确提出需从膳食营养、健康服务、医养结合等多维度来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不仅可以提升老年人群内在能力和健康素养水平,同时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重要举措之一。


为响应“浙江省老年病科住院老年病人膳食营养调查和评价”临床试验研究,近日,由浙江医院牵头联合45家二级医院以上的老年科及营养科共同对“住院老年病人膳食营养调查和评价”的临床研究,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参与单位之一,由老年科与营养科联合调查住院老年病人膳食营养,项目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24HIDR)调查老年住院患者膳食中各类营养素的摄入状况,分析其营养状况和其它老年综合征(如肌少症、衰弱)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住院老年患者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一定参考并提高治疗效果。

营养不良问题在老年人中相当常见。据调查,我国超五成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问题,老年住院患者中比例更是高达2/3。相对传统的隐形杀手“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营养不良隐藏更深。

营养不良危害大 易引发营养风险

“营养不良”是指因能量、蛋白质和(或)其他营养素缺乏或失衡,导致对人体的形态、机体功能和临床结局产生了不良影响的状态。“营养风险”是指与营养因素相关的导致患者出现不利临床结局的风险。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容易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增加,增高功能依赖、感染风险甚至死亡率。老年住院患者超三分之二营养不良,但常被医生和患者本人忽视。遇到原发病合并营养不良时,只关注处理原发病,忽视了与之相关、且可能越来越严重的营养问题,不仅原发病很难有效治疗,且可能出现更多器官的问题。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四大因素

1)消化系统退化

老年人因牙齿松动、脱落、缺失、咀嚼肌肉萎缩、张口度降低,影响食物咀嚼,并出现味觉下降,加之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进一步影响对食物的兴趣。胃、肝脏、胰腺、肠道的老化也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利用产生很大影响。

2)多病共存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肿瘤、抑郁症等。疾病导致的厌食、代谢亢进、营养消耗等促进了营养不良的发生和进展。

3)药物不良反应

统计显示年龄≥65岁的老年人需长期服药的占80%左右,需要长期服用5种以上药物的占4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很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胃肠道反应,比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便秘等,均会增加营养不良的发生。

4)社会及精神心理因素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且部分老年人独居,受周围的关心照顾减少,容易出现孤独、焦虑、抑郁等情况,在经济上对食物的购买需求下降,在体力上对食物的采购能力也下降。部分老年人还存在“千金难买老来瘦”的不正确理念,有意减少或控制营养物质的摄入。

以上四大因素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日益严重,很多老年人喜欢滥用补药,却忽略了好好吃饭的重要性,医生说,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吃饭或比吃药更重要。

改善营养不良 需多管齐下

1)营养干预最重要

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是预防和改善营养不良的首要措施。老年人群的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应达到1.0~1.5g/kg;已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时,每日需补充到1.5g/kg以上。

蛋白质摄入应平均分布于每日的3~5餐中,优质蛋白(含亮氨酸等)的比例占到至少50%。老年人食欲下降和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可以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以蒸、煮、炖、烩、焖等方式将这些优质蛋白质食物烹制软烂,安排在一日餐谱中。

日常膳食达不到上述标准时,可进行口服营养制剂的补充或短期给予静脉营养制剂。

2)运动也很重要

坚持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全身协调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以及拉弹力带等。宜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日晒时间。运动时一定注意预防跌倒。

3)适当服用药物

根据需要,也可适当补充帮助消化和改善胃肠动力的药物。肌少症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肌肉质量和下肢功能,减少跌倒和骨折的发生。


营养科医生提醒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临床医师、护士、营养师、家庭和老年人自己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营养对老年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营养不良所导致问题的广泛性和严重性,预防为先,合理膳食和运动,维护好营养这一健康的根基。


图片来源丨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通讯员丨朱华琴

编辑丨戴超婕

评论

打开APP客户端,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