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唯一!海宁女画家的作品入选这场全国展览

2024-02-17 16:44

画面中央,六艘绿色的小舟以圈型排开,每艘船上站着一位拳者,他们动作各异,挥舞着拳头和胳膊,互相展示着招数。船底,河水湍流,颜色夸张艳丽,数条锦鲤跃跃欲出,似乎也想加入这场比武。船篷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图腾诉说着古老传说,船尾高高挂起的旗帜介绍着本幅画作的主题“非遗船拳”,呈现出惟妙惟肖的文化特色。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捎来好消息。日前,在“白桦杯”全国农民画创作大赛作品展中,海洲街道农民画社成员薛明的作品《船拳》成功入展,这也是海宁市唯一一幅入展的农民画作品。


   源于热爱  一画便是十年   


说起农民画,脑海里总会浮现农民在田间农作的场景,可是今年60岁的薛明却是土生土长的海宁“城里人”。她不善言辞,然而,当谈到农民画时,却变得格外健谈。

这份热爱要追溯到她小时候。“小时候我就很喜欢跟着母亲到乡间田野去画画,当时没有条件,都是靠自学。”回忆起关于绘画的经历,薛明告诉记者,后来因为工作繁忙的缘故将绘画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

未曾接受过专业艺术教育的她,再拾起绘画这条路还要感谢一个培训班。2015年退休那年,恰逢海宁市文化馆在各街镇开展农民画培训班,以袁激亭为代表的专业美术老师来到薛明所在的海洲街道,向大家介绍和教授农民画,她便参加了培训班,并成功进入到海洲街道农民画社团,这一画便是十年。

“没想到刚退休就正好有机会能接触绘画,真的很有缘分!”谈起这次经历,薛明很是感慨。自此之后,她每天一有空就会端起颜料,执起画笔,在家里或到海洲街道农民画社工作室学习、练习农民画。在绘画之余,薛明还常到农村、非遗文化馆甚至其他城市走一走、瞧一瞧,通过对生活、习俗的细微观察,画出了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也把心情装点得轻轻松。这次入展的作品《船拳》就是海洲街道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端午节等民俗活动,街道都会有船拳表演,这时候,薛明就会前往观看,把握细节与精髓,并将它们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谈起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薛明像小孩一般展示着自己的宝贝——《百里钱塘图》。《百里钱塘图》用和谐的色彩、淡雅的色调以及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了海宁市百里钱塘的沿江美景,以海宁潮为画眼,以点带面,延伸到尖山、盐仓等地;以海宁非遗为主题,从扎龙灯到皮影戏,展现得淋漓极致;以盐官看潮为高潮,占鳌塔、镇海铁牛、一线潮等诸多元素有条不紊地融入画面……6米的长卷给人以视觉的震撼和精神的享受,让每一个看画的人都能感受到百里钱塘热闹的景象。据了解,这幅画作也是全省唯三、海宁市唯一获得浙江七地市农民画“千米长卷迎亚运”活动优秀奖的作品,如今被收录到萧山农民画书画院长期展览、保存。

从对农民画一无所知,到成为海洲街道农民画社的一员,再到画作在全国展出,薛明勤耕不辍,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收获了很多帮助。“业精于勤,薛明对于农民画的创作非常认真,她现在的成绩来之不易。”海洲街道农民画社团的指导老师评价道。


   因画结缘  结识莫逆之交   


十年间,薛明每天至少作画一次,一次两到三小时,一幅作品最久要筹备三个月……农民画颇具地方特色的风格、夸张的手法、大胆的用色,无一不让薛明深深着迷。“农民画就是这样,越拙越出色,不限时空,不追求逼真,创意性极强。”她也在长期的作画经验中总结出自己的技巧。

薛明所有的画作均以非遗文化、民间艺术、农事活动等中国元素为题材,具有鲜明的风格。“每参加一次比赛,都能让我多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凡。”鲜艳夺目的色彩,同时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印记和自己的感受。

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画多系农民自己创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然而,作为一个“城里孩子”,是如何创作出优秀的农民画的?“还要感谢画社的大家。”用薛明的话来说,自加入成为社团的一员起,前前后后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在传统文化活动中汲取灵感,到勾勒作品的大致轮廓,再到最终取色上色等一系列流程中,海洲街道农民画社帮助了她很多。

海洲街道农民画社成立十年来,定期开展农民画长训班,致力于农民画创作创新,培育了一批批本土农民画作者。2023年以来,已有20余幅优秀作品获嘉兴市级以上奖项

如今,社团已吸纳了40余名不同年龄段的成员,每周四上午,社团都会专门邀请到南苑小学美术老师周健前来指导,薛明和其他成员也会如约而至,为作品集思广益。“在比赛中,我们不像竞争对手,反而是团结友爱的‘战友’。”在他们之间,为了创作毫无保留。

薛明指着作品《长安到了》侃侃而谈:“最初构思时,我的草稿上只有铁轨和列车,但在画社老师和其他伙伴们的建议下,我又多次走访车站的周边村落,将桥闸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据悉,2021年杭海城际铁路正式开通,海洲街道组织农民画社开展创作活动,以“一处站台一幅画”的形式介绍这个“新家伙”,薛明则负责长安东站的部分。成稿中,不仅展现了城铁的蜿蜒,还描绘出了丰收的农田、热闹的街头巷尾,让画作增加了些许动态之美。

除了特定主题的活动,海洲街道每年都会开展“民俗文化记忆”等展览活动。今年春节前夕,展览以“龙”为主题,走进银泰城,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街道重视农民画的发展与推广,我们参加的热情也更加高昂。”薛明笑着说。

如今在海洲,农民画成了一种群众文化,越来越多像薛明这样的创作者抱着对农民画的热爱一路同行、共同进步。薛明为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是因为它打破了世俗的偏见,将所有热爱它的人凝聚在一起,共享喜悦、共赏文化盛宴。”


本文由大潮APP独家采访报道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记者丨俞安琦

编辑丨袁文君

评论

打开APP客户端,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