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湾:26年时间,向一片汪洋要出“万亩千亿”产值丨复刊30周年 在一起·再争先
千年大潮起尖山,海纳百川铸新城。26年前,一场“向潮水要安宁、向海涂要空间”的治江围垦历史壮举,围出了尖山6.3万亩土地,铸就了一座“万亩千亿”的现代化产业新城、乐业宜居的品质生活新城、山清水秀的靓丽生态新城。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不忘本来,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来看黄湾是如何奋进拼搏,“潮”前奔涌,蓄势腾飞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奋进的光芒熠熠生辉。过去的芦苇荡、导航上的空白点,如今已是一片产业沃土,厂房林立、机声隆隆、运输繁忙。作为“市域副中心”的黄湾镇,经过多年的奋力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光伏新能源为亮点的产业体系。此外,新材料、装备制造、高端厨电等的完善布局,也有力地推动着黄湾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陈杰/摄
日前,作为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的黄湾镇,以光伏先锋城市的金名片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出“绿色、双碳”的好声音。
俯瞰全镇,光伏板犹如一颗颗蓝宝石,镶嵌在几乎所有大型厂房、民居的屋顶。在刚过去的2023年,全镇新能源光伏累计规上工业产值预计突破500亿元。近年来,黄湾始终将光伏产业作为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冠军的晶科能源、入选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的正泰新能等国内外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都在这片千亿级光伏集聚区茁壮成长。
杨立超/摄
△晶科能源的光伏生产线
杨立超/摄
△正泰新能的光伏生产线
同时,黄湾镇还通过招引项目、技改升级等方式,培育了一批与光伏新能源密切关联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全省规模最大的光伏产业集群蓄势腾飞。
阮加祥/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座幸福之城总有着鲜明的民生底色。从镇区南部机器隆隆的蓬勃产业园区往北,展现在眼前的是车水马龙的生活气息。随着产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人口的集聚。如何让镇区居民生活得更美好,获得感、幸福感是留住人、留好人的关键。
杨立超/摄
作为浙江省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样板镇,黄湾在品质生活的提升方面频频“上新”,不断“潮美而行”,全面融合美丽城镇、城乡风貌、未来乡村、未来社区建设等工作,坚定走人、城市、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为镇区居民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服务的尖山文化中心,游泳馆、篮球场、健身房一应俱全的新区体育中心,全镇各村社公共自行车点位全覆盖,初中、幼儿园等多所学校提质升级改扩建,15幢8万余平方米的人才公寓给予新区职工家的温暖,宛如江南水墨画般的省级未来社区“时光小院”,“两山”答卷典型案例鼠尾山公园......
杨立超/摄
△位于文化中心内的潮缘书城
张建生/摄
△在大尖山滑翔伞基地,游客正在御风而行
杨立超/摄
△“时光小院”的未来生活
唐耀曙/摄
△绿意盎然的鼠尾山
如此种种,构筑起了黄湾镇民生福祉的新高地,绘就了高水平、高品质的乐业宜居新愿景。
作为嘉兴地区森林面积最大的镇,黄湾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8.03%,绿地率达36.08%。铺开山水黄湾的优美画卷,这里有遍野绿油油的果树,习习的山风,鸡犬相闻,蜿蜒曲折的村间小道连起田间风光,山水共生,林地丰茂。发展与保护,孰轻孰重,弄潮的黄湾人,有着坚定的回答:既要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也要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
沈益亮/摄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近年来,黄湾镇坚持“生态立区”理念守护绿水青山,区域内生物多样性越发明显,卷羽鹈鹕、黄嘴白鹭、中华仙鹟、画眉、隼类、中国雨蛙、江豚、钝尾两头蛇等珍稀动物频频“做客”。此外,黄湾还依托大自然给予的馈赠,进一步融合发展农文旅产业,以“潮”为引领,打造以生态休闲江岸、潮流运动基地等为愿景的乡村旅游特色片区,成为矗立在杭州湾尖一颗闪亮的“绿色明珠”。
俞志敏/摄
天不言而四时行,伴随着国家级生态镇、国家园林城镇、浙江省森林城镇、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镇等荣誉,黄湾镇在绘就绿水青山画卷的道路上初心不改,高歌猛进,向美而生,向上而行。
三文鱼/摄
风劲海更宁,远眺尖山潮正兴。在回顾、憧憬和展望中,黄湾秉持着新时代围垦精神,不怕艰苦、无私奉献、惟实励新、奔竞致远,持续跑出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加速度”,以实干实绩实效交出高质量发展的过硬答卷,奋力谱写黄湾新辉煌。
本文由大潮APP独家采访报道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记者 | 杨立超 俞伟慧
编辑 | 吴含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