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拍七年日出的“太阳拍客”与日报的情缘丨复刊30周年,说出你与海宁日报的故事~

2024-01-01 08:02

1994年1月起,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海宁科技报》改刊为《海宁报》,国内统一刊号为CN33——0047,为中共海宁市委机关报,属市委主管主办,报纸由专业性科技类报纸发展为综合类的县市级党委机关报。

2024年1月1日,海宁日报将迎来复刊30周年。30年风雨兼程,海宁日报与潮城百姓一路相伴,一起成长。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大潮APP推出海宁日报复刊30周年特别策划——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致敬岁月,致谢读者。


复刊30年里

伴随报纸成长的小记者

手捧报纸的读报人

30年工龄的老记者

坚守多年的投递员

……

他们与海宁日报

都有着不解之缘

发生了很多故事

今天,一起聆听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吴刚与海宁日报的情缘 


“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征稿以来,许多作者捷足先登,讲了许多精彩动人的故事。作为海宁日报的老读者、老朋友,我也一直在琢磨着想对征稿有所表示,所以今天便来讲讲我与海宁日报的情缘。

从三十年前的海宁农技报、海宁科技报,再到海宁报和海宁日报的复刊,这漫长的岁月凝聚了多少报人的心血与汗水,这些人中不乏记者、编辑、总编辑等,都成为了我们报社通讯员的良师益友。

自从我家乔迁新居后,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便是推开窗户看天气,只要是晴天,我就拿起相机或手机拍日出,一年四季从不放弃,连续七年春夏秋冬每天拍日出。同时我也会在朋友圈分享美景,时常遇到朋友的第一句话就是“每天看你朋友圈拍的太阳”。海宁日报曾在2016年9月9日,整版介绍我连续两年每天拍日出的故事。如今已连续七年了,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你有吗?

喜欢摄影的人想必都有拍日出的冲动。我连续七年每天日出前起床,目睹太阳冉冉升起,为此我从不睡懒觉,生活也很有规律。我家高楼朝东,推窗便能看到非常开阔的地平线,也没有遮挡物,天时地利给我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加上自己勤奋努力,便有了东方欲晓、朝霞满天,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的作品。

太阳每天都是新鲜的,每天都有不同的色彩。随着红太阳升起,天空中的色彩变幻无穷。日出东方代表着新的一天工作的开始,大家都迎着朝阳去创造新的生活。

著名诗人海涅曾写道:太阳纵然还是无限美丽,最后它总要西沉。而我心中却有一个永远不落的太阳。这些年绿水青山、天空蔚蓝,能欣赏日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岀是首歌,时而激荡,时而委婉。日出的景象美轮美奂,让人觉得生活充满希望,太阳的光辉照亮前进的方向,太阳的光芒能温暖人间…….

拍日出的故事一经海宁日报刊发,我也变成摄影圈里的“太阳拍客”,时常有摄影爱好者来向我咨询日出的拍法,公益手机摄影培训中也多了一个讲课题材。

最近,经“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刊发了我《日出东方满天红》的故事,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多位朋友发来信息点赞。我回家从书柜中找出珍藏已久,早已发黄的《海宁日报》却仿佛还能闻到当年的油墨飘香。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二十多年前,我曾经北漂奋斗,如今最值得怀念的还是那段北漂的经历。我时刻不忘家乡人民的重托,追寻着海宁人在祖国各地奋斗拼搏的足迹,有幸在2000年之际分别采访了我们海宁高考历史上三位巅峰学生,他们是:

张海峰,1995年全省高考文科第一名;

李韦峰,1997年全省高考理科第二名;

杨晓怡,1999年全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采访回来,素材写满了十几页的采访本,但要文字变铅字可也不是那么容易。我在文章中曾说过,海宁日报的记者编辑,包括他们的领导都是我的良师益友,特别是总编让我请教当时的记者朱利芳老师如何写好人物通讯的过程令我感悟颇深。

摄影是我的强项,可像这样的人物通讯稿还是头一次写,如果没有良师益友的亲自指导,我怕是难以胜任,毕竟我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因此我与朱老师进行了认真的切磋和研讨。经朱老师的认真修改和总编的审核,一篇《京城访学子》在报社领导和记者、编辑的悉心指导下,刊登于海宁日报2000年2月3日的“潮乡周末”版上。从摄影投稿变成头版文字稿,我的内心十分激动,也有人嘲笑我“鸟枪”换炮了。

跨入新世纪,我还在继续北漂,曾去到石家庄采访了空军某部海宁籍军人张宁尔,写了《志在蓝天》长篇通讯,介绍他立志从军、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

在北京海淀区国林风书店,我参加了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新作《痛并快乐着》签名售书与读者见面会,《近看白岩松》的图文发表于海宁日报2001年1月12日。

我还采写了《圆梦在北京》的主人翁包刚升先生,于2001年12月7日海宁日报“潮乡周末”整版刊登他的事迹。他父亲还把长安报亭当天的海宁日报全部买了下来,送给了亲朋好友。

包刚升是海宁长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因出版担任主编,在首都出版界风生水起,后来又攻读了博士学位,现在复旦大学当教授。

通过海宁日报这二十年的成长发展,

我也受到了启发和教育,

使我跟着海宁日报一起成长。

海宁日报与海宁广电等合并成立海宁传媒中心,海宁传媒中心的发展壮大,为海宁新闻宣传战线上树立了一面旗帜。我也从一个摄影爱好者成为国家高级摄影师,成为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还加入了海宁市作家协会和嘉兴市作家协会,能以图文并茂的作品奉献给大家。

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海宁故事,“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我还会继续努力讲下去。


你与海宁日报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欢迎每一个你

分享“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


【参与方式】

即日起至2024年1月3日

登录大潮APP-潮社区

在“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版块

发布个人动态

记得带上#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话题哦

(文字、照片、视频都可以)

我们将结合留言质量和点赞数

挑选30个故事

每人获得“海宁日报复刊30周年礼袋”一份

中奖名单将于2024年1月4日公布

(礼袋内含:海宁日报复刊30周年帆布袋+大潮君搪瓷杯+大潮君小夜灯)


纸短情长

见字如面

期待你的故事



06.gif




本文由大潮APP独家采访报道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通讯员丨吴刚

编辑 | 朱昕怡(实习)

评论

打开APP客户端,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