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连根:主编“海宁潮”副刊20年,名人文化哺育我快乐成长| 复刊30周年,说出你与海宁日报的故事~

2023-12-24 11:40

1994年1月起,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海宁科技报》改刊为《海宁报》,国内统一刊号为CN33——0047,为中共海宁市委机关报,属市委主管主办,报纸由专业性科技类报纸发展为综合类的县市级党委机关报。

2024年1月1日,海宁日报将迎来复刊30周年。30年风雨兼程,海宁日报与潮城百姓一路相伴,一起成长。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大潮APP推出海宁日报复刊30周年特别策划——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致敬岁月,致谢读者。

今天,一起走进

原《海宁日报》资深记者、编辑

蒋连根的故事


1994年1月《海宁日报》复刊,作为《海宁农技报》和《海宁科技报》的首批编辑,我担任副刊“海宁潮”的责任编辑。

副刊是本土化的,海宁孕育了诗人顾况、女词人朱淑真、史学家谈迁、诗人查慎行、国学大师王国维、诗人徐志摩和穆旦、武侠小说家金庸等名人,名人文化是海宁独特的文化资源,且富有乡土色彩,成为“海宁潮”副刊的主要色彩。“海宁潮”开篇,我写了《品茗看剑读金庸》一文,3月,我和范枫合作的长篇专访《金庸的昨天和今天》在“海宁潮”上连载,名人文化宣传的第一位乡贤是香港小说家金庸,从此,本土名流成为我们紧追不舍的“明星”。

讲述名人故事,怎么讲?

一周一个专题,哪来那么多的故事?

一下子能找来那么多的文化人给我们写稿吗?

在筹划新栏目方案时

这两大问题,编辑无法回避。

“我们能不能采取一种‘反传统’的手法?”笔者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总编辑这句话的含义:在副刊初创阶段,既然不能迅速集结一大批专栏作家,不如主动出击,让编者走近采访文化人,听他们讲述名人故事。这个“采编合一”的做法既利于编者接触实际、拓展思路,又便于被访名人与编者面对面交流,及时提供和挖掘新的题材。从初创到2014年我改任审读员的20年间,我成了“两栖人”,出门是一线记者,游走在名人间,采写专访和随笔;进门是后方编辑,是“海宁潮”的主持人,将采访所得的零星线索编织起通讯网,邀约亲历者、知情人撰稿,组织版面或者筹划下一步的采访。

作者(右

一番尝试,我们惊奇地发现,名人文化好似一条乡间小溪,潺潺流水怎么也淌不尽。历代海宁名人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留下的一个个脚印,街坊村间流传的一个个佳话,还有一方古匾、一册日记、一把座椅、一架旧式打字机……皆有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打出的“乡土牌”被众多读者认知以后,稿源丰富了,黄源、陈子善、韩石山、陈从周、殷白、田方、蒋启霆、张海鳌等学者、社会名流,纷纷给我们撰稿。还有王国维、金庸、徐志摩、陈学昭等名人之后,也来信来稿和来访。我们为此陆续开设了“名人与海宁潮”“名人与硖石灯彩”“名人与老照片”等专栏,引出了一串串的名人故事。我们先前对于稿源的担忧全没了。

在那段时间里,访问、写信、约稿、编稿,似乎成为笔者每天的“必修课”,因此有了与金庸、钱君匋、查济民等名人的合影。如今,笔者保存着一大摞名人名家的信笺,有金庸、钱君匋、臧克家的亲笔信,有王国维儿孙、金庸弟妹、徐志摩儿子、秋瑾之孙的来信,不少还是从海峡彼岸、大洋彼岸寄过来的呢!

海宁名人多,名人故居也多。“爱屋及乌”,讲述名人故事,相关的老屋和小楼常常让我们留连忘返。走进名人故居,我们发现,名人虽然离去了,他的精神因为故居这一遗物而得到长存。后人如果要追寻名人的成长足迹,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故居就是活生生的参照物。

一草一木皆有情绪,一物一品蕴藏着动人的故事

王国维故居修复,他的儿女、孙儿女来了,我们追踪而至,告诉读者“王国维的后裔今何在”;他的女儿王东明从台湾来,带来一尊王国维的半身铜像,我们以此为缘由,向读者诉说王氏后裔的隔海相思。

金庸回乡探亲访友,我们跟随其后,向读者讲述“金庸与他的小学老师”“金庸与母校”“金大侠快乐回家”等新鲜故事;金庸旧居重新开放时,一篇《金庸与徐志摩是一对表兄弟》先后被国内20多家报刊转载,一篇《金庸和他的两位母亲》传到金庸手里后刊登在《香港商报》上,先后被两位作家引入描写金庸的纪实作品中。

钱君匋艺术馆开馆,钱老夫妇前来剪彩,我们登门采访。

张宗祥的女儿带着父亲的遗物来了,我们在“铁如意馆”里见面交谈。

1999年秋天,海峡两岸携手拍摄诗人徐志摩的故事,20集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刚封镜,有一天,主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长向笔者打听:“剧组在哪里?能不能邀请他们到海宁来?”几天后,笔者与徐志摩的扮演者黄磊联系上了,寄去了“海宁潮”刊登的文章,邀请他们来“硖石老家”看看。不久,黄磊、刘若英、伊能静、周迅等剧中主角结伴而来。笔者随他们走进徐志摩故居,“海宁潮”连续三天以整版篇幅作了报道。《钱江晚报》《羊城晚报》《周末》《扬子晚报》相继转载了这些文章,台湾《联合报》称之为“徐志摩引发了一场影视怀旧热”。

2003年9月,恰逢电影创始人之一的史东山百年诞辰,他的女儿史大同、史大里姊妹俩搀扶着93岁的妈妈华旦妮来到海宁。母女仨踏遍了老街上的一块块旧石板,看遍了一幢幢百年老屋,还是没有找到史东山的故居。回到北京,老太太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这桩遗憾事,姊妹俩便写信来求助。于是,我们很快报道了华老太“替夫寻根”的情景,故事感动了故乡人,许多人自发地帮助寻找“史家老屋”,最后终于找到了这一故居。市政府将此小楼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出200万元进行了修缮,并且对外开放。后来,这里成了中国电影百年盛典的颁奖现场。

二十年间,金庸、陈学昭、蒋百里、米谷、吴世昌、虞尔昌、许国璋等名人之后,还有他们的亲属、友人相继回乡寻觅故居,一些以名人为题材的电影、电视片在海宁拍摄,我们把握机会跟踪采访。名人之后在这里睹物思情,心中难免波澜起伏,我们趁此机会,从他们口中掏出了许许多多的名人故事。

海宁潮奔腾不息,副刊“海宁潮”依然“名人辈出”。原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江坪到海宁日报社考察,他指着海宁日报副刊的版面说:“这个名人专版,一个很有意思很有特色的版面。名人文化在当地是一种宝贵的人文资源,对新闻媒体来说,就是一种独家的新闻资源了。一份地方报纸能够长期保留这么一个专版,在全省、全国也是少有的。”“全国少有”,这就是特色,就是海宁日报副刊20年长盛不衰的原因。

进入新世纪,海宁的名人文化工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先是有关名人文化的国际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此召开,引来了许许多多海内外的学者和研究者。随之,当地的名人文化也逐步提升到了学术研究的层面,各类名人研究团体应运而生。王国维学术奖、徐志摩诗歌节、浙江省现代文学研究会颁奖会……卷起一个又一个名人文化的浪花。

“海宁潮”版面上的名人文化不再是纯粹的叙往事忆旧情了,应该将名人文化延伸拓展,开讲新的名人故事了。为此,我们专门辟出版面,在浓墨重彩描绘名人业绩的同时,专题介绍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为名人研究创造多维的故事空间。如对徐志摩与穆旦诗的比较、金庸武侠小说的“雅俗之辩”、王国维死因的争论等等,有意识地引导名人文化研究向高品位方向发展。

山西作家韩石山也是“海宁潮”的撰稿人,冲着徐志摩曾三次千里迢迢而来。他说他写《徐志摩传》时就用过“海宁潮”上的资料。除了他,还有不少撰稿人转身成为名人研究者,如老作者顾永棣、陈伯良、柴伟梁等人均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他们先后出版了徐志摩、穆旦、陆小曼等名人文化研究专著。

著名报人金庸回故乡海宁探亲时,曾经翻阅了海宁日报副刊,并为之题词,他说:“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灵魂……副刊做得出色的话,那张报纸就会与众不同。”当年,金庸主办的《明报》副刊,聚集人才之多,文章质量之佳,均独步天下,究其原因,在于金庸对副刊的特殊要求:短、趣、近、物、图。“海宁潮”20年出刊1200期,金庸的“五字真言”在此灿烂出彩。

1996年11月11日,金庸学术研究会在海宁成立,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冯其庸等专家学者相约而来,金庸也来了。我以文化记者和金庸学术研究会理事的双重身份参加了成立大会,第一次面见了金庸。会后采访,严家炎教授对我说:“海宁是金庸先生的出生地,他从小生活在这里,留下足迹和故事,你是本地记者,有这个优势,你可以写写他的故事,写写他的家里人嘛!”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作者(左一)

1999年9月,金庸旧居“赫山房”修复,金庸的大妹查良琇从临安归来,在落成仪式之后,我特意前往她下榻的宾馆探望。这是一次十分珍贵的见面,她将家事亲情一股脑儿端给了我,还将兄妹们的家庭地址悉数告知。

有了采访路径,此后的十多年里,我一一拜访了查良钰、查良琇、查良璇、查良浩、查良楠、查良根等金庸的弟妹,还采访了在金庸家生活多年的金庸的表外甥蒋启霆,与金庸父亲有交往的多名乡亲,将他们的生活和亲情故事全记录了下来。与此同时,全国包括港澳台的专家学者纷纷前来海宁,学术交流,参观访问,其中不乏金庸朋友圈中人,作为常务理事,在为金庸研究会会刊征集专稿的同时,我无意中“闯”进了金庸的朋友圈。在陪同他们参观金庸旧居时,从无意的交谈中,我偶然获得了许多他们与金庸的交往故事,日积月累,越积越多,几十个本子叠放在抽屉里。

2014年,《海宁日报》复刊20周年之际,我的新著《金庸和他的家人们》《金庸和他的师友们》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随后,我开始撰写金庸学研究系列专著。2019年,东方出版社出版我的《金庸自个儿的江湖》上下册。去年,为了纪念金庸百年诞辰,我的《金庸家族》等7部书在香港和台湾同时出版销售。2015 年,我获得全国十大优秀纪实作家评选活动提名,与著名纪实作家叶永烈同框。

纪念《海宁日报》复刊30周年,我特别怀念和留恋主编“海宁潮”副刊20年的黄金岁月,因为是海宁的名人文化哺育了我,《海宁日报》引导我快乐成长。



30年,海宁日报与潮城一路同行,见证时代的伟大变迁,记录城市的发展脚步,关注民生的喜怒哀乐,探寻文化的绵延创新。

30年,近万期报纸,千万篇文章,一张张影像,一次次活动,一条条热线,将我们和你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或许你拨打了一个热线解决了身边的问题;或许你是见诸报端的新闻主角,或许这个新闻主角是你的亲朋好友;或许你的爱心在这里实现,你的文学梦想从这里起航……

你与海宁日报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欢迎每一个你

分享“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


【参与方式】

即日起至2024年1月3日

登录大潮APP-潮社区

在“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版块

发布个人动态

记得带上#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话题哦

(文字、照片、视频都可以)

我们将结合留言质量和点赞数

挑选30个故事

每人获得“海宁日报复刊30周年礼袋”一份

中奖名单将于2024年1月4日公布

(礼袋内含:海宁日报复刊30周年帆布袋+大潮君搪瓷杯+大潮君小夜灯)

纸短情长

见字如面

期待你的故事


06.gif


本文由大潮APP独家采访报道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 | 蒋连根

编辑 | 金敏月

评论

打开APP客户端,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