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从未落下一年,30年老读者送上这样的祝福!| 复刊30周年,说出你与海宁日报的故事~
1994年1月起,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海宁科技报》改刊为《海宁报》,国内统一刊号为CN33——0047,为中共海宁市委机关报,属市委主管主办,报纸由专业性科技类报纸发展为综合类的县市级党委机关报。
2024年1月1日,海宁日报将迎来复刊30周年。30年风雨兼程,海宁日报与潮城百姓一路相伴,一起成长。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大潮APP推出海宁日报复刊30周年特别策划——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致敬岁月,致谢读者。
复刊30年里
伴随报纸成长的小记者
手捧报纸的读报人
30年工龄的老记者
坚守多年的投递员
……
他们与海宁日报
都有着不解之缘
发生了很多故事
今天,一起走进
第六位人物故事
崔钰祥:《海宁日报》30年老读者
从报箱里取回当天的《海宁日报》,浏览版面,而后认真地坐在书桌前,最先挑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津津有味地阅读……每天午饭前,76岁的退休教师崔钰祥总会给自己添一道“文化餐”——《海宁日报》。
《海宁日报》复刊30年,崔钰祥几乎与之相伴了30年。在职时,学校给每位老师都订了一份《海宁日报》。2009年退休之后,崔钰祥就自己订,几乎从未落下。
崔钰祥把《海宁日报》视为自己和社会连接的窗口。“退休之后,和社会的接触变得薄弱,而在《海宁日报》能了解发生在海宁的大事小事、城市发展变迁,从而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崔钰祥更乐于在《海宁日报》中汲取养分。每个星期,他都期盼着周六刊发的《潮城·走读》和《潮城·紫微山》两个版面的文章,并从中了解海宁的人文掌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从杭州大学物理系毕业的他谦虚地说:“自己书读得不多,从报纸上可以读到专业的人说专业的事,从而获取知识。”
这也是崔钰祥更喜欢纸质报纸的原因,在他看来,纸质报纸更有利于深度学习。在崔钰祥的影响下,上小学的小孙子也常和他一起看报,“看得懂多少没关系,关键在于养成读报学习的习惯。”崔钰祥在老年大学任教花卉种植课程,每当他在《海宁日报》上读到与花卉种植相关的文章,他也总会拿到课堂上与学员分享。
不止于读者身份,崔钰祥还乐于为新闻报道出力。早些年,东山森林公园开发时,不少市民反映:有一段步道很难走。记者实地查看后发现,这段步道的踏步高度过高,踏步宽度过窄,因而不利于行走。看到新闻报道后,崔钰祥特地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确标准规范,并主动在东山步道改造完成后前往实地测量。“我给记者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测量的结果,已经符合标准。当时的记者夸我很专业,我说只是略尽绵薄之力。”
几十年陪伴,《海宁日报》早已成为崔钰祥的生活习惯,他的精神寄托。对于“老友”,崔钰祥有自己的祝福,“办报很难,办大家都爱看的报纸更难。希望未来《海宁日报》能继续让‘最懂’的人讲‘最真’的事,祝福《海宁日报》越办越好!”
你与海宁日报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欢迎每一个你
分享“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
【参与方式】
即日起至2024年1月3日
登录大潮APP-潮社区
在“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版块
发布个人动态
记得带上#我与海宁日报的故事话题哦
(文字、照片、视频都可以)
我们将结合留言质量和点赞数
挑选30个故事
每人获得“海宁日报复刊30周年礼袋”一份
中奖名单将于2024年1月4日公布
(礼袋内含:海宁日报复刊30周年帆布袋+大潮君搪瓷杯+大潮君小夜灯)
纸短情长
见字如面
期待你的故事
本文由大潮APP独家采访报道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记者 | 袁婕莹
编辑 | 姚家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