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幼儿园开展语言发育筛查 7939名儿童中发现异常30人

2022-01-24 15:48

课堂上不管老师讲什么他都自顾自

据乐乐(化名)的班主任反映,乐乐在学校总是自顾自玩,大家在上课他却自己爬到一边的桌子下玩积木块,而且时常自言自语,不听从老师的管理。班主任跟家长沟通过多次,但乐乐妈觉得是孩子的性格问题,没有及时关注。后来,通过筛查复评,乐乐被确诊为自闭症。于是乐乐妈才带乐乐开始了专业的干预训练。

总是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 也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

莉莉(化名)已经在小班学习3个月了,据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时很认真,但从来不举手发言,对老师的提问更是答非所问,而且动手能力也很差,其他孩子5分钟就完成的任务她却10分钟也无法完成。而且在筛查的语言测试中只得了10分(满分30分),已经处于异常区间。据了解,莉莉的父母带孩子去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复评后,孩子被诊断为语言发育障碍。

全市幼儿园开展语言发育筛查 7939名儿童中发现异常30人

去年11月下旬,海宁市开启了第三次幼儿园小班语言发育筛查项目,全市76所幼儿园参与,共筛查学生7939人次,初筛指标异常117人次,今年1月4日,针对初筛异常学生复评工作全部结束,复评指标异常30人次,其中自闭症13人次,精神发育迟缓9人次,语言发育障碍8人次,据悉,本次筛查初评、复评评估费用全部免费,后期康复治疗由海宁市残联根据政策给予补助。针对确诊异常学生的进一步康复干预训练还在进一步安排中。

为健全我市入幼儿童发育干预服务体系,促进言语、认知及相关健康发展问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据了解,海宁市从2019年开始,在省内率先启动了幼儿园小班语言筛查项目,每年针对幼儿园小班儿童开展一次常规语言发育筛查,2021年已经是第三次开展了,每年筛查阳性率基本持平。此次项目由海宁市残联、教育局、卫健局联合主办,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负责初评与复评工作。通过此次筛查,有效地识别出了幼儿园小班中存在语言、认知及行为发育异常的儿童,让家长能及时发现、及时就医、及时治疗,同时能让幼儿园小班老师的课堂管理与安全得到了保障。

(文中涉及到孩子名字均为化名)

海宁二院儿童康复中心语言治疗师吴佳妮是这次复评工作负责人,据她介绍:这次发现异常的孩子中大部分家长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来复评前也从未去医院就诊过,属于首次明确诊断。家长可能觉得孩子从小发育慢或者性格内向点,慢慢长大就能跟上了。殊不知此类疾病若不及时进行康复干预,孩子往往不能顺利进入小学就读,如果到那时家长才着急送过来的话康复的几率往往就会下降,时间上也会和孩子上学相冲突,因此倡导早发现、早治疗,在孩子小班时就进行及时的康复干预是这次筛查的意义所在。

评论

打开APP客户端,查看更多评论